首页 > 检测动态 > 详情

Turnitin对于剽窃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2021-11-09   来源:Turnitin查重中文网站   浏览:  次

  关于“剽窃”的著作很多,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鲜有可接受的评价方法,也没有出台完整的可操作性鉴定标准。那么,相关法律早就应该对此制定单独的规定,至少总结相关案件的实践经验,出台司法解释来指导审判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剽窃的鉴定标准:

  (1)比较参数

  一般来说,对剽窃行为的认定可以分为形式标准和内容标准。如文化部《书刊著作权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非诗歌作品的引用不得超过2500字或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同一部非诗歌作品被多次引用的,其总字数不得超过一万字;“引用一人以上作品的,其总引用量不得超过其作品总引用量的十分之一。学者马志国提出了判断剽窃的“比较参数”概念:在识别剽窃时,有以下常见的比较参数:接收日期和发表日期、主要论文信息(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论文内容(包括论文结构、文本、图表等)[4]。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剽窃行为有两个标准:第一,剽窃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二,剽窃者是否超出“适当引用”范围使用他人作品随着内容的逐渐发展,这两个标准与著作权相比显然过于简单和僵化,不仅不能科学地识别出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剽窃行为,而且在判定著作权侵权时也难以操作。

  (2)案例参考

  对于剽窃行为的内容标准(即思想剽窃),目前以中国的法律条文还是很难以著作权侵权归责的。2006年7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王天成诉周叶中著作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中,法院认为:两文有9处计1013字属于公知历史知识的内容,此所涉内容为“客观事实的介绍”,那么,“鉴于相关内容的客观性和其有限的表达形式,……虽有雷同之处,但并未构成侵犯原告的权利”;至于改写他人的作品而不显示来源,法院认为这是“学术观点的描述”,无论怎样都不违法[5]。但是,在西方,对于思想剽窃(欧美称之为观点剽窃),在道德上是颇受业内诟病的事情,所以,一般情况下,学者、研究人员鲜有越雷池者。

  中国著作权法第22条列举了合理使用的范围。?什么例如,2006年7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裁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诉。中国教育电视台以被告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片不属于合理使用为由侵犯著作权,认定播放该片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告5万元。法院认为,电影频道是电影《走出亚马逊》的版权所有人。虽然该片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片,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播放该片的行为都是出于公益目的,因此《广播法》不是版权法意义上的合理使用,因此,做出上述判决[6]。

  (3)“实质性相似”与侵权“四要素”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著作权法上有一个常用的标准,就是“接触”加“实质性相似”两要件。所谓接触,……如果被告的作品与原告的作品明显相似,足可合理排除被告独立创作的可能性;就算没有其他接触的证据,也可以推定被告接触了原告的作品,因此而认定剽窃行为成立。实质性相似,尤其是指侵权作品中体现创作者个性的部分与原作的独创性部分实质性相似。对于文字作品……来说,首先需要将原作中的独创性部分抽离出来,然后再将侵权作品中的独创性部分抽离出来,将两者进行对比,不管独创性部分所占比例多少,只要构成实质性相似就可以认定两作品实质相似[7]。然而,在版权侵权诉讼中,律师和法官有不同的关注点。律师们通常从以下几点寻找胜诉的想法:第一,涉及作品的出版时间,第二,作品的原创性在整个作品中所占的比例,第三,是否符合剽窃的客观条件,如是否存在上述“接触”或“实质相似性”,第四是比较作品的特点,如人物、主要情节、主题和细节的相似性。法官严格按照侵权的四个要件审理此案,即:第一,剽窃是非法的;二是损害客观事实的存在;第三,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四,肇事者有过错。

  (4)国外的三段论

  在国外,常采用三段论的著作权侵权认定法,即抽象、过滤、对比。抽象即把当事人的作品中属于不受保护的思想本身删除出去;过滤刚涉及作品的内容,即把内容相同的但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删除出去;对比,即在把原被告作品中的思想、公有领域的内容删除出去后,将两部作品中的剩余内容再进行比对,如果经过比对后,仍旧有实质性内容的相同或者相似,而被告又不能充分举证证明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系由其自己独立创作完成,则可以认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我们知道,学术作品的论点相同或类似以及论据的材料引用常常一致,如果真是这样,涉案者则需相当的证据来佐证此乃巧合而非剽窃。

  (5)剽窃检测系统

  国际权威剽窃检测系统Turnitin:

  Turnitin中文官网认为,可以尝试将国外的三段论与中国的“接触+实质相似性”相结合来判断剽窃行为。首先,我们可以使用过滤方法,即我们可以过滤掉所涉及作品的符合部分、合理使用部分和报价部分。其次,我们可以用特征比较法对涉及的作品进行比较,并用“接触+实质相似”的理论来判断是否侵权。这样不仅可以简化复杂度,而且具有实用功能。


下一篇 : turnitin检测原理是什么?turnitin查重详解 上一篇 : 英文论文查重修改,降重技巧